80%的视频教学原文,加20%的案例图解!以文为主,次图为辅。并非一张图,几句话的知识点荟萃。由多位师兄弟共同参与,对于难懂的知识点再讲解,拥有极高的编辑水准。内容介绍有限,或有删减,正版请认准;摩尔缠论实体书(完整版)。
首先要明确的是,高级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学习目的截然不同,用一句话概括就是“道不同,术自然不同”。基础课程更多的是帮助大家对市场建立正确的认知,明确学习方向,减少在市场中犯错的概率;而高级课程则是实打实的实战教学,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大家在市场中获取利润。目的不同,对应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也完全不一样。有些老同学可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,希望在接下来的课程中,大家能紧跟节奏,及时调整。
接下来,我们先从线段的转折与终结入手,让大家感受一下高级课程的学习重点究竟在哪里。正如我之前提到的,线段的延伸是课程的亮点,而且我们会把线段的延伸、顶底级别统一等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讲解。第一阶段学习的核心目标,就是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类、融合,最终实现“融会贯通”,把众多知识点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。所以在第一阶段,我们会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线段的延伸问题,这个融合的过程可能会让大家对知识点产生新的认知,因此需要大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
展开剩余86%一、线段的转折与终结。
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观点:线段的转折和线段的终结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操作体系。线段的转折服务于走势分析,帮助我们判断市场趋势的变化;而线段的终结则服务于实际操作,指导我们确定交易的买卖点。简单来说,一个偏向“选股”层面的分析,一个偏向“交易模式”层面的执行,二者缺一不可,但必须区分清楚。
无论是股票还是期货(期货内容我们会在第二阶段讲解),要想把投机变成一项稳定的事业,就需要建立不同的决策系统。很多同学在市场中接触过缠论,或者学过其他的操作系统,但往往没有将“选股”和“操作”这两个系统完全分开,对二者的独立性缺乏深刻认知。
这种深刻认知无法通过一节课就完全建立,因为第一阶段、第二阶段甚至第三阶段的学习,核心都是围绕这两个系统展开的。第一阶段是建立基础认知,区分两个系统的知识点;第二阶段是学习如何运用这两个系统进行选股和操作;第三阶段则是通过实战训练,实现“知行合一”,熟练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。所以,在第一阶段,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区分这两个系统,建立独立的思维框架。
之所以在今天的课程中先讲线段的转折与终结,是因为在星期二的课程中,很多同学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。接下来,我们就从系统的角度,通过具体问题来深入理解。
首先思考一个问题:“能够终结一条线段的是线段”,这句话是对是错?比如,对于一条上涨的线段,能终结它的是下跌线段,这种说法是否正确?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像是一个“彩蛋”,很多同学会陷入非对即错的误区,但实际上,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,它的正确性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系统——从走势分析的角度来看,这句话是对的;但从操作执行的角度来看,这句话是错的。
这就体现了走势分析和操作执行的本质区别:对于一波上涨行情,从走势分析(选股)的角度,我们需要判断是否出现了反向线段,以确定趋势是否可能发生变化;但从操作执行的角度,我们关注的不是反向线段是否出现,而是是否出现了明确的终结信号(买卖点)。这就是我们在第一阶段、第二阶段乃至第三阶段都需要重点掌握的核心逻辑。
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,我们结合案例来看。假设我们在30分钟周期图上进行交易,计划参与一段三段式的走势。在这段上涨过程中,可能会出现一段下跌的回踩线段(从走势分析角度,这是反向线段),但如果从操作执行角度来看,只要这段回踩没有触发上涨线段的终结信号(卖点),我们就不需要卖出。
某些个股在三段式走势后,并没有出现明确的终结信号,而是通过K线的震荡,使线段中枢升级为更大级别的中枢,此时走势就从单纯的三段式,演变成了更复杂的趋势性走势。这也是我们后续会重点学习的“三段中完美”的核心逻辑——所有交易都是从三段式开始的,但未来能否发展为趋势性走势,取决于市场本身,而非我们的主观判断。
另外,像各个股份的走势也能说明这个问题。当30分钟三买信号出现时,对应的线段尚未完整形成,此时从操作角度,我们不能急于卖出,因为没有出现明确的终结信号。直到后续走势中,线段完整形成且中枢升级后,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卖点。大家要明白:在操作过程中,我们关注的核心是“终结信号”,而不是“反向线段”;在走势分析(选股)过程中,我们才需要关注反向线段,以判断趋势的潜在变化。二者是独立的,但又需要在实际交易中协同应用。
对于四期的新同学,可能现在对“三段中完美”“中枢升级”等概念还不太理解,没关系,这些内容我们会在后续课程中逐步深入。大家目前最需要建立的认知就是:走势分析和操作执行是两个独立的系统,不能混为一谈。
二、线段的动态之延伸(第一讲)。
在明确了线段的转折与终结后,我们进入今天的核心内容——线段的动态之延伸。很多同学觉得这部分内容复杂,主要是因为之前习惯了将知识点拆分开来理解,而高级课程的学习逻辑是“由散到整”,将所有知识点融合为一个整体。当你真正理解了“融合”的逻辑后,就会发现线段的延伸其实并不复杂。
(一)学习目标。
在第一阶段结束后,大家需要达成两个核心目标:
1.所有走势相关的知识点,最终都要归结为线段的延伸问题,不存在孤立的走势概念;
2.所有操作相关的问题,最终都要归结为三买的问题,不存在复杂的多维度判断。
到了第二阶段,大家会发现,基于这两个目标,后续的学习会变得非常清晰。所以在第一阶段,大家要学会“忘掉”孤立的知识点,将它们归类到走势分析(服务选股)和操作执行(服务交易)两个系统中,实现知识点的“归一”。
(二)线段延伸的核心概念。
1.线段延伸的本质:级别统一性。
线段延伸的本质,其实就是线段的级别统一性。要理解线段延伸,首先要明确“级别统一性”的含义——从同级别分解的角度,线段的延伸必须符合趋势性原理,即上涨线段的延伸是价格不断创新高、不创新低,下跌线段的延伸是价格不断创新低、不创新高,中间不会出现价格的“突上突下”。
很多同学在学习线段延伸时容易陷入误区,比如在一条线段尚未结束时,就主观判断它是否会延伸。实际上,线段延伸的判断必须基于“当下”和“最近三段”——只有当最近三段走势符合级别统一性时,才能判断线段是否在延伸。
延伸法则:趋势性原理(同级别分解)。
线段延伸的核心法则只有一个,就是趋势性原理,这也是同级别分解的核心逻辑。简单来说:
1.上涨线段的延伸:价格持续上涨,每一个高点都高于前一个高点,每一个低点都高于前一个低点;
2.下跌线段的延伸:价格持续下跌,每一个低点都低于前一个低点,每一个高点都低于前一个高点。
在这个过程中,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:中枢不延伸和三买卖点不延伸。
3.中枢不延伸:属于非同级别分解的范畴,后续课程会详细讲解,它本质上是走势结构的升级,不属于单纯的线段延伸;
4.三买卖点不延伸:三买卖点属于操作执行系统的概念,服务于买卖点判断,和走势分析系统中的线段延伸无关,二者属于独立系统,不能混为一谈。
(三)级别统一性的实战理解。
1.线段延伸的判断逻辑。
在跟踪一条线段的走势时,我们不需要提前判断它是否会延伸,而是要关注它是否出现“转折信号”(123转折法则)。当一条线段出现明确的转折信号时,我们再主观判断后续可能会出现反向线段,但最终是否形成反向线段,仍需基于“当下”的走势来确认,需要注意的是,一条线段的结束,意味着新的线段可能开启,但新的线段并非一定能形成。如果反向走势没有形成完整的线段,而是直接回到原方向并创新高(或新低),那么原线段的延伸就仍在继续。
比如,在一条上涨线段中,出现了短暂的下跌回调(未形成完整的下跌线段),随后股价再次上涨并创新高,此时上涨线段的延伸并未结束,仍在持续。
1.关键:只看最近三段。
判断线段是否延伸,核心是“只看最近三段”,不需要考虑之前的走势,也不需要预测未来的走势。比如,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走势:1(高点)→2(低点)→三(高点)→4(低点)。判断1到4是否属于线段延伸,只需看最近三段(2→三→4)是否符合趋势性原理。
对于走势来看,线段12已经出现了回踩。两种不同的操作系统,会有两种不同的操作概念。对于操作来看,根本不用理会。两者之间是相互利用的。对于走势来看,当12线段回踩的时候,已经出现了中枢。中枢上去之后,出现三买。所以,为什么总有在做三段交易的时候,后面会成为大牛。从三段成为了走势。
很多同学在判断时容易陷入“看全段走势”的误区,导致判断失误。实际上,线段延伸是“当下”的判断,只有最近三段符合级别统一性,才能确认延伸。
1.级别对应不等于段数对应。
很多同学认为“一条线段在次级别一定能找到三段走势”,这种观点是错误的。线段的级别对应,是指不同级别之间的走势结构对应,而非“段数”的严格对应。比如,30分钟级别的线段,在5分钟级别可能表现为一段包含中枢的走势(不一定是三段),只要这段5分钟走势的级别与30分钟线段的级别相匹配即可。如果死抠“次级别必须有三段”,就会陷入教条主义,无法灵活应对市场走势。
(四)小结。
关于线段延伸的内容,核心是让大家理解“级别统一性”和“趋势性原理”的关系——线段延伸的本质是级别统一性,而级别统一性的外在表现就是趋势性原理(同级别分解)。
对于买卖点量化来说,如下图,当我们做完三段之后,AB形成线段回踩。但是一直没有突破前线段的止损位O,所以,这是没有必要卖的。
但是,从走势来看,AB是一条回踩线段,并且形成中枢。在交易过程当中,终结这条线段的,一定不是线段。这个方式告诉我们,在交易过程中,只有买卖点,其它的都不用担心。三段,包括我们选股的三段,也包括我们操作的三段,这两种是截然不同的。所以,一定要把操作和走势区分开来。
在次级别,我可以看得更清楚。按照线转折定律,只有出现三卖才是线段的转折,否则,依然按照上涨中枢分析行情。明显可知,23段不成线段的情况下,要不出现三卖,要不然回到中枢。当然,23也可以不成线段,直接上涨,创位置2的新高,则是线段的延伸处理。如果23成线段,那么它必须有一个三卖产生。
发布于:江西省网配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